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与丝袜无关,与丝绸内衣、丝绸之路无关,与丝竹无关,与粉丝无关,与藕断丝连亦无关,炒三丝。

写一道菜谱、流程,说明文,如今愿意好好写说明文的人少了,我曾写过产品说明书、写过工作流程……这说明了:我笨我笨我笨笨笨。嗯哼,怎么看,这话也不像是在谦虚,而像是示威。瞧这德性。

 

炒三丝,各地、各家、各人有不同的配料、炒法。吃法嘛,倒是大抵相似,或大筷扫荡狼吞虎咽、或小筷轻夹小嘴兔咽。

 

三丝儿,按照"万物皆可丝"原理,大多蔬菜都能切成丝儿,所以,三丝儿题材广泛、内涵充足。肉丝、椒丝、茄丝、芥菜丝、莴笋丝、土豆丝、青瓜丝、香菇丝、红萝卜丝、白萝卜丝、绿豆芽儿、黄豆芽儿……三,按咱节俭的古人的意思,极言其多,未必是实指,三个及以上,所以叫:四五六七八丝也成。

 

“伙计!来一盘四五六七八丝!”

 

把块状、根状、叶状都物理转换成丝状,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,充分适应筷子之夹、牙齿之咀嚼、舌头之搅拌、咽喉之吞咽的。也符合造型美学,那错落有致的叠加感,层峦叠翠,镂空留白,青烟屡袅,轻腾慢绕,宛如一幅山水画。

 

炒三丝,上不得宴席,却上得了厅堂,家常嘛。三丝儿,可全素、可沾荤,荤者,肉丝也,我也见过鸡蛋丝的,鸡蛋平煎好了,冷却切丝。鸡丝亦有之。肉丝儿,通常得切得极细极细极细,细得几乎耶认不出是肉出来,子曰:这是肉的最君子、最优雅的吃法之一,就是吃了跟没吃似地,眼不见为净,嘴舒服为快,肚子实惠为佳。

 

配料选择,个人喜好、色彩搭配、软硬兼施、君臣佐使、气味相投、拉帮结派……红白绿,是基础色调。有的菜硬有的菜软,这关乎下锅顺序、也影响口感。什么菜跟什么菜能够搭配,这有科学原理,我看过就忘了,全靠直觉,直觉是一种非常玄乎的玩意。好多艺术家为这个词儿,几乎打起来,咱……躲远点吧。

 

炒三丝的火候把握难度很高,太高了,所以,通常有补救措施:调料。露馅了吧,这不是补救措施,是必备品,把必备品当成补救措施了,如同把画龙点睛的招儿当成化腐朽为神奇了,境界啊境界。火候不恰当,通常菜味儿没了,调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,把味儿都提出来。啥叫:提味?我一直想把这个词儿移植到理论研究。比如:一篇平淡无奇的文章,因为评点而出彩了;一只人云亦云的气球,因为荆棘而发出响亮的声音;一位庸庸碌碌的跑腿儿校长,因为一只皮鞋而名扬四海。提味啊!

 

扯这么久,还没点火呢。开火啦!不在东北亚、不在波斯湾,在自家厨房。

 

油儿入热锅,一阵哧哧响彻五湖四海地狱天堂,一股青烟飘起,不知是白娘子降临,还是白骨精逃离,或者是波斯魔王让我许愿-------三个愿啊,等会,炸锅了。扔------这动作肯定不对,我不是紧张吗------扔少许姜丝、豆豉,顷刻出味,姜味,豆豉味,放入肉丝,炒,只见肉丝散开,各自独立、扭曲、卷曲,翻腾滚滚,变色,加老抽少许,翻炒,呵呵,老抽,学名酱油,翻炒,肉丝有点儿硬了……

 

放入青椒丝炒至塌软,也就两三眨眼功夫,放入茄丝,翻炒,至茄丝微软------对,就微软,茄丝不能太软了,一会出锅它还会继续软。翻炒至微软微变色,加盐,拌匀,翻炒至锅底见水珠子,盖上锅盖焖少顷,撒蒜末,翻炒,有蒜味即熄火出锅。

 

到哪了?升堂,起筷,动嘴,慢!先望一眼,三丝儿,青白相间,黑黄点缀,青烟缭绕,丝丝入口,额头微汗,前味焦香,中味清香爽滑,后味甘甜,硬朗,得细嚼慢咽,余味------余味儿全是豆豉味儿。调料挽救了一盘菜,毛料挽救了二万五千里长征。豆豉,是一种很有历史感的东西,所谓历史感就是回味。两小时后,打一嗝还能打出豆豉味儿。

 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东三

东三

81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东三,现居大理,自由职业者,公司在马路边大树下,喜欢多种运动,包括:发呆,有清风的那种;散步,跟白云一起最好啦;喝茶,肠胃运动;写字,手指运动,搂不住,就是社会运动了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