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茶有外行吗?就像吃饭有外行吗?生活有外行吗?
还、还真的有。草率地吃饭,被吃饭这事奴役的还少吗?被生活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比比皆是。
一行法师说:吃一粒饭,就是吃一粒饭,轻呷、抿嘴、咀嚼、搅拌、吞咽。吃一粒饭,就是体味一粒饭的滋味,体味一粒饭的柔韧、甘甜,直至融化,平淡而无味。无味而一体。这是一粒禅。
而我们给一顿饭太多的附丽,学名曰外延。比如:贵宾、档次、菜式、价格、小道消息、眉来眼去……而忽略了内涵,你吃了一碗饭,但是你没有和一粒饭真正地相遇。一粒饭在你嘴里胃里,但是你不一定吃不到它,嘴和胃吃到它了,但是你不仅仅是你的嘴和胃的代言人,你高于、也多于你的嘴和胃。
你没有认真对待一粒米饭,那粒米饭,也没有向你打开自己、它自己丰富的内涵。它从你的感官、肠胃、身体流过。你看看这人,必定面无血色,目无神采。吃饭不就是为了图个饱,这个命题等同于:活着不就是图个死。
所谓文化,常常不过是发展那些外延。所谓禅宗修行,不过注重内涵,挖掘内在无限的丰富性。背本趋末,是人类千年的惯性、习性。禅宗,不过在反惯性。
真没文化,一粒米饭都扯出这么多话。我的所谓文化,就是可以在一粒米饭上立论、在一缕清风边发言。所以,还是没文化。
喝茶更是恐怖,不仅文化,而且风雅。风雅者,西语曰情调,情调者,小脑、植物神经中枢和大提琴相遇的迷魂术。
茶道,皮毛也。不敢小看皮毛啊,每年的时装发布会都在炫耀和展览皮毛,多少女人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她的皮毛上。皮毛是一项伟大的现代的事业,有比航天技术更加无止境的前景。
咱只能粗俗、继续粗俗,谈论感官。我还轻狂地相信:灵魂就埋伏在感官里,或许很多人一生也找不着自己的灵魂,只能假装有灵魂、有尊严地活着。必须特别尊重他们,嗯。书本里也有一些灵魂,那看你的灵魂能否唤醒、引燃,烧成一片。多大一片?能否烧成熊熊猛烈之势?是你被烧糊了?还是你引出火势、在黑暗时代构成风景?
佛堂曰供灯。在佛前供一盏灯。有一人毕其生积蓄供了一盏,成就灯盏菩萨。
茶,怎么冲泡,嘿嘿。开喝。用感官去品茶。
烫时,远望少倾,微烫之际,端起,近鼻,眯眼,望烟,吸气,闻其香,呼气,再吸气,猛吸,复闻,吸入肺腑,扩胸,重复,让胸溢满,仿佛胸有万里云腾雾驾,当然,也可以偷偷瞄一眼旁人,似乎也是礼数。
温时,轻呷杯沿,吸啜,感受液体涌入跟舌头的冲撞,最初的苦涩,漫延,含着,含一会,溢满口腔感其涩,让液体和百万味蕾充分交锋、会合,你能慢慢感到稳定了,口腔适应了那种味感、质感。这很重要,你的感觉会提示你,你必须等待感觉的召唤,意识必须跟感觉建立敏捷、无障碍的应激机制,如果已经早被打断了,这是重建的机会。身体的各种反应包括疾病,都会通过感觉,提示、警示给意识。信号的强弱,取决于你的灵敏度。
口腔获得平衡感后,咽之,咽喉管道,飞流直下,滞涨的肚子,似乎炸开一个小口。继续,三杯下肚,事情就变了,世界就变了。液体已经全面占领胃,奔腾、钻营。这时会感到胃有一股暖,可能会咕咕响,这就是回肠荡气的起源。可能会打嗝,别害怕,打嗝非常优雅迷人的,我热爱打嗝的女人。让女人打饱嗝是男人光荣而艰巨的使命。男人打嗝时应该深呼吸,控制不住时,同时叹口气掩饰,女人就别叹气了,挺直身子,娇笑或欢叫一声,呼应并修饰美丽的打嗝。请你喝茶的人必定涌起无比的成就感。
(第二、三道入口跟第一道不同的,不述了。节奏尽量慢。)
茶,以其异质,消滞化瘀,能感觉到胃清了、轻了。茶入愁肠,犹如泉水辗转穿梭曲折山间,左突右奔。肠胃感其畅通。茶多酚已经被吸收了,渗入血脉,打通气脉,腑脏清澈通透,皮肤微汗,似有微风小跑,微汗的女人,美啊,嗯哪,略过。汗外溢于肤,浊气下沉丹田,清气上行脊椎直冲天顶。所谓提神醒脑。遇到好茶,我会感到脑顶壳微热冒气,摸摸,果然热乎。
然后,感觉此时的呼吸、心跳、眼光、语气、举止。自己或同座的。一个人喝时,就想一想祖国、江山、文字、瓷器或刀剑、旗帜或旗袍,想一想一本翻开的书、一张撕掉的纸,一声遥远的叹息,一抹远古的微笑或彩霞。
此感官仪式,吾之茶道。再说说涩。涩,涩感,追求涩感,追求感官涩感,追求文字涩感。追求文字涩感,是精细化文化高度发展后的自我淘洗。追求苦味、涩感,是味蕾高度丰富化后对还原的本能渴求。
自我淘洗,让肉身通透、澄明,让灵魂清澈、活跃,来,呷嘚。
0
推荐